作为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一个正式特展,历届捐赠作品特展的作品梳理与回顾,北京双年展立项15周年以来的艺术面貌。这批珍贵的当代绘画和雕塑藏品,凸显其各国的艺术品质与文化价值。
在捐赠作品特展的展厅,涉及了当代架上艺术中与绘画和雕塑有关的各个门类,开阔了国内美术界人士及爱好者眼界,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展示价值。
今年是中国与蒙古国建交六十八周年,而今年也是蒙古国艺术家首次作为一个集体正式亮相“北京双年展”。几百年间,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和其他一些游牧民与“丝绸之路”有着某种割舍不断的关联。
蒙古国艺术家们用他们手中的画笔以及各种表现形式,来描绘 来抒发沙漠中戈壁滩人的日常生活,游牧民的生活方式。
展出作品,以不同的形式和角度,记录、展现了蒙古国各个领域的繁荣景象及历史名胜、游牧风俗和自然景观。作品反映了蒙古国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和独特的风格,是蒙古国艺术整体水平的全面展示。
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题材的广泛性,形态的多元性,以及手法的多样性精彩地回应了“丝路与世界文明”这一主题。迷人的古道气息与生机勃勃的时代气象交互相生,诱人的味道弥散于历史的天空,入人心目,沁人心脾。比起传统的再现手法,艺术家们似乎更愿意将作品当作文化符码来加以建构,由此所洋溢出的象征、隐喻、寓言的意味,将观者带入冥思与遐想。
中国艺术家在表达出“丝路与世界文明”主题的同时,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美学雄心。事实上,以丝绸之路题材为动力和资源,着力于中国现代美术体系的构建,正是本届双年展的文化理想与信念。
整理编辑:吾蕾
扫一扫关注吾艺网公众平台
(微信: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