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我们
首页
资讯
新闻
专题·活动
展讯
视频
艺术家官网
协会官网
自主交易
精品交易
交易完税
搜艺术家
搜艺术家
搜资讯
搜作品
吾艺传媒网
>
搜索资讯
搜资讯
搜艺术家
搜资讯
搜作品
热门搜索:
民族工艺品
珠宝首饰
玉石陶器
古典家具
美术培训
曲直
[XXX]
世界名画中的一只现代猫和它的照片
2017-01-16 01:03:14
俄罗斯艺术家斯维特兰娜·佩特洛娃(Svetlana Petrova)变得出名,是因为她的网站上的世界名画中,都被加上了那只姜黄色大猫查拉图斯特拉。[
详细
]
共4张
[XXX]
摄影师乔纳森•辛格镜头下的中国文人石之美
2017-01-16 01:02:15
美国摄影艺术家乔纳森·辛格(Jonathan Singer )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石头的摄影集,名为《灵石:文人石的古代艺术》,由阿布维尔出版社出版。[
详细
]
共4张
[XXX]
翠西•艾敏《我的床》将上拍 考验藏家收藏智慧
2017-01-16 01:02:06
据外媒报道,翠西·艾敏(Tracey Emin)的《我的床》(My Bed)将在佳士得上拍,这件作品是英国当代艺术中最极端的作品之一。[
详细
]
共1张
[XXX]
南都艺术沙龙:香港巴塞尔给广州艺术市场的启示
2017-01-16 01:01:24
“时代国际单位·南都艺术沙龙”,是广州文化新地标时代·国际单位与南方都市报携手打造的品牌活动。每个月定期举办两次,邀请艺术各界精英畅谈创作之旅。[
详细
]
[XXX]
杨希雪当代艺术中的中国文化轨迹
2017-01-16 01:00:14
杨希雪视觉艺术从西方油画、或水彩画、或东方水墨画,从具象再到抽象,从抽象到他创作的变“变象艺术"视觉艺术,从微观山水、焦点透视、到散点透视、又到变象多维视觉多媒体,这些不断变化的视觉艺术...[
详细
]
共1张
[XXX]
达•芬奇真迹"半裸的蒙娜丽莎"首次来中国展出
2017-01-16 01:00:05
达·芬奇的旷世名作《蒙娜丽莎》以其神秘的微笑征服了世人,25日,它的姐妹画作《半裸的蒙娜丽莎》,在安徽合肥一家商场的书店展出,这也是达·芬奇真迹第一次赴中国展出,这幅作品价值达七千万人民币。[
详细
]
共1张
[XXX]
国博外展背后的故事 文化差异是最大鸿沟
2017-01-16 00:58:10
由中国国家博物馆,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,罗马历史、艺术、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的“罗马与巴洛克艺术”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,卡拉齐、卡拉瓦乔、贝尼尼等著名艺术大...[
详细
]
[XXX]
行走的画笔——唐寅油画展
2017-01-16 00:57:28
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,陕西大象无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、上海马利画材有限公司、北京聚敞现代艺术中心协办的“行走的画笔”——唐寅油画展将于2014年6月7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。[
详细
]
共7张
[XXX]
钟德 :朱军跨界办画展动了谁的奶酪
2017-01-16 00:56:06
文艺,需要百花,更需要你我争鸣。当然,朱军的作品好与不够好,展览吧!观众的眼睛是锋利的。至于他跨界动了谁的奶酪一事儿,如此说着说着这就有点伤感情了……[
详细
]
[XXX]
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——当代样式主义
2017-01-16 00:55:28
与以往对样式主义的理解不同,在二十世纪早期,美术史学家瓦尔特·弗莱德朗德(Walter Friedländer)认为样式主义是文艺复兴高水准艺术风格的延续,样式主义风格的作品优雅而匀称,甚至比文艺...[
详细
]
共4张
[XXX]
从两种艺术风格来谈谈法国人的本源与认同性
2017-01-16 00:55:06
在19、20世纪之交,有些批评家通过将印象派与洛可可绘画相比较,表明印象派是“法国的”。他们认为印象派继承了洛可可艺术的许多特点:众所周知的闲暇生活主题、写实性以及自由、疏松的笔触。[
详细
]
[XXX]
奥迪隆•雷东:痛苦诗篇后的绚烂飞跃
2017-01-16 00:54:28
雷东是法国19世纪末象征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。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贝尔勒基金会博物馆(Foundation Beyler Museum)于今年春季展出了大量雷东平生各个时期、各个主题的多幅作品,深入探讨...[
详细
]
共2张
[XXX]
陶宇对话温京博:孤单,是一个人的狂欢
2017-01-16 00:54:19
城市题材确实是我2007年从德国留学回来后就比较关注的,可能会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吧。我在德国的时候主修新媒体艺术专业,受导师影响,经常做一些偏向交互或娱乐的新媒体装置作品,也是以城市生活为题,比较...[
详细
]
共3张
[XXX]
艺术家:涂鸦艺术宣泄情绪 成反映社会心态的标志
2017-01-16 00:54:15
有艺术家指出,涂鸦之所以流行,就是因为它的不合法。有人以此宣泄自己的情绪,令涂鸦艺术首先成为一种反映社会心态的标志。当然,放眼世界各国,除了在一些活动中以涂鸦进行装饰,很少听说有涂鸦是合法的。[
详细
]
共1张
[XXX]
丛涛: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已渐消退
2017-01-16 00:54:10
1918年,徐悲鸿第一次在《北京大学日刊》发表了他的《中国画改良之方法》,此时他二十四岁,受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,在北京等待着北洋政府教育部公费留学法国的机会。[
详细
]
[XXX]
文革中的林风眠:我绝不自杀 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
2017-01-16 00:53:14
但凡在文革这坛染缸浸泡的知识分子,要么疯要么自杀,鲜少有不遭染黑的,而林风眠是其一。他说,“我绝不自杀。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。”那么,林风眠缘何难遭文革迫害?又惨遭何等迫害?最终成功渡过难关了吗?[
详细
]
上一页
120
121
122
123
124
下一页
图片新闻:
热点新闻: